一、排尿异常的护理
(一)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1.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关闭门窗, 屏风遮挡,请无关人员回避。
2.调整体位和姿势 酌情协助卧床病人取适当体位,如扶卧床病人略抬高上身或坐起,尽可能使病人以习惯姿势排尿。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病人,应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床上排尿,以免因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而导致尿潴留。
3.诱导排尿 利用条件反射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诱导排尿。
4.热敷、按摩 热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
5.心理护理 与病人加强沟通,及时发现病人心理变化,安慰病人,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
6.健康教育 讲解尿潴留有关知识,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7.必要时根据医嘱实施导尿术。
(二)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1. 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上铺橡胶单和中单,也可使用尿垫或一次性纸尿裤。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皮肤,勤换衣裤、床单、尿垫。根据皮肤情况,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防止压疮的发生。
2.外部引流 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女性病人可用女士尿壶紧贴外阴部接取尿液;男性病人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集尿袋,接取尿液,但此方法不宜长时间使用,每天要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壶,清洗会阴部和阴茎,
并将局部暴露于空气中。
3. 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1)如病情允许,指导病人每日白天摄入液体2000
~ 3000ml。因多饮水可以促进排尿反射,还可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入睡前限制饮水,减少夜间尿量,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2)观察排尿反应,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刚开始时每1~2小时使用便器一次, 以后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以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使用便器时,
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注意用力要适度。
(3)指导病人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是病人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尿(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每日进行数次。以不觉疲乏为宜。
4.对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可行导尿术留置导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发生皮肤破溃。根据病人的情况定时夹闭和引流尿液,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重建膀胱储存尿液的功能。
5.心理护理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尿失禁,都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精神苦闷、忧郁、丧失自尊等。他们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同时尿失禁也给病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应尊重和理解病人,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使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二、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便秘病人的护理
1.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 为病人提供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
2.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床上使用便盆时,除非有特别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病情允许时让病人下床上厕所排便。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盆。
3.腹部环形按摩 排便时用手沿结肠解剖位置自右向左环行按摩,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指端轻压肛门后端也可促进排便。
4.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缓泻剂可使粪便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加快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的运行,而起到导泻的作用。但使用缓泻剂时应根据病人的特点及病情选用。对于老年人、儿童应选择作用缓和的泻剂,慢性便秘的病人可选用蓖麻油、番泻叶、酚酞(果导)、大黄等接触性泻剂。
使用缓泻剂可暂时解除便秘,但长期使用或滥用又常成为慢性便秘的主要原因。其机制是服用缓泻剂后结肠内容物被彻底排空,随后几天无足量粪便刺激不能正常排便,没有排便又再次使用缓泻剂,如此反复,其结果使结肠的正常排便反射失去作用,反射减少造成结肠扩张弛缓,这样结肠就只对缓泻剂、栓剂、灌肠等强烈刺激做出反应,产生对缓泻剂的生理依赖,失去正常排便的功能,导致慢性便秘。
5.使用简易通便剂 常用的有开塞露、甘油栓等。其作用机制是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6.灌肠 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灌肠。
7.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和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
(1)帮助病人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病人选择一个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理想的排便时间是晨起或餐后两小时内,每天固定时间排便,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排便时应全心全意,不宜分散注意力如看手机、看书等;不随意使用缓泻剂及灌肠等方法。
(2)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多食蔬菜、水果、豆类、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香蕉等;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病情允许时每日液体摄入量应不少于2000ml,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餐前饮一杯温开水,可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此外,可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梅子汁等。
(3)鼓励病人适当运动: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按个人需要拟订规律的活动计划并协助病人进行,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腹部,力度适中,每次不少于30圈,以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勤翻身,并进行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此外还应指导病人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部肌肉的运动,以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
(二)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1.润肠 早期可使用栓剂、口服缓泻剂来润肠通便。
2.灌肠 必要时先行油类保留灌肠, 2-3小时后再做清洁灌肠。
3.人工取便 通常在清洁灌肠无效后按医嘱执行。具体方法为:术者戴上手套,将涂润滑剂的示指慢慢插入病人直肠内,触到硬物时注意大小、硬度,然后机械地破碎粪块,一块一块地取出。操作时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用人工取便易刺激迷走神经,故心脏病、脊椎受损者须慎重使用。操作中如病人出现心悸、头昏时须立刻停止。
4.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排便的知识,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协助病人建立并维持正常的排便习惯,防止便秘的发生。
(三)腹泻病人的护理
1.去除原因,如肠道感染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 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对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及时给予便盆,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使之达到身心充分休息的目的。
3. 膳食调理 鼓励病人饮水,少量多次,可酌情给予谈盐水,饮食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可暂禁食。
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 遵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
5.维持皮肤完整性 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身体衰弱者,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
6.密切现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量等,注意有无脱水指征,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7.心理支持 因粪便异味及沾污的衣裤、
床单、被套、便盆均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因此要协助病人更换衣裤、床单、被套和清洗沐浴,使病人感到舒适。便盆清洗干净后,置于易取处,以方便病人取用。
8. 健康教育 向病人讲解有关腹泻的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家居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排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1. 心理护理 排便失禁的病人心情紧张而窘迫,常感到自卑和忧郁,期望得到理解和帮助。应尊重和理解病人,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2. 保护皮肤 床上铺橡胶(或塑料)单和中单或一次性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及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肛门周围涂搽软膏以保护皮肤,避免破损感染。注意观察骶尾部皮肤变化,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3.帮助病人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 了解病人排便时间,掌握排便规律,定时给予便盆,促使病人按时自己排便;与医生协调定时应用导泻栓剂或灌肠,以刺激定时排便;教会病人进行肛门括约肌及盆底部肌肉收缩锻炼。指导病人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缩肌肉,然后再慢慢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每次锻炼20~ 30分钟,每日数次。以病人感觉不疲乏为宜。
4. 如无禁忌,保证病人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
5. 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室内空气清新,及时更换污湿的衣裤被单,定时开窗通风,除去
不良气味。
(五)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1.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
2. 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如勿食产气食物和饮料,积极治疗肠道疾患等。
3.鼓励病人适当活动。协助病人下床活动如散步,卧床病人可做床上活动或变换体位,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肠胀气。
4.轻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摩、针刺疗法。严重胀气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