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人体当中构成最复杂、日常承重多、使用强度大的关节之一,因此,膝关节往往非常容易产生损伤和退化。当人体的膝关节由于疾病、衰老等原因发生了病变,无法实现正常的行走、站立等功能,以至于产生剧烈疼痛、活动严重受限等症状。当保守、保膝治疗方法可能无法起效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便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日,北大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张殿英教授与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团队为患者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帮助患者重获自由行走的权利。
饱受十年病痛折磨 人工关节置换术归还行走自由
今年74岁的患者王大爷饱受膝关节病痛折磨长达十年之久,常规的药物保守治疗已经不起作用,甚至已经需要靠轮椅才能行动。听说北大名医常态化入驻城阳人民医院以后,他立刻前来预约了专家号,想要寻求专家的帮助。
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骨科专家张殿英教授擅长四肢、脊柱、骨盆、关节周围骨折及周围神经损伤、脊柱关节退行性骨病、老年骨病、陈旧性骨折的诊治,以及肩、肘、髋、膝关节置换等方面的治疗。在为王大爷进行详细的检查后,张殿英教授判断王大爷的情况属于膝关节退行性老化,已经到了最严重的晚期程度,综合考虑后,他表示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膝关节置换术。
据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又称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替换被疾病破坏的关节面的治疗方式。根据病损程度,膝关节置换术可分为全膝关节置换和单髁膝关节置换,王大爷的情况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
“早期的关节老化还可以通过药物、理疗或微创手术进行干预,但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针对晚期的膝关节老化,膝关节置换术是最有效的方案。”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金玉介绍。
由于王大爷年纪比较大,手术最大的风险还是年龄问题,合并高血压、脑梗病史,身体基础疾病较多,术中和术后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手术是唯一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案。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以后,张殿英教授与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手术团队紧密配合,完成了这台膝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第一天,王大爷膝关节的引流管便被拔除,可以借助助步器的力量,下地进行简单活动。
“没想到手术效果这么好,以前总是顾虑,担心手术失败,或者有风险,没想到这才第二天,就能扶着慢慢活动了。在轮椅上坐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能够自己站起来了,疼痛感也不是很强,感谢专家和全体医护人员,给了我自由行走的第二次机会!”王大爷感激地说道。
多重视早干预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手术方式,效果通常较为显著。通过手术,用人工关节替代受损的膝关节结构,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有效缓解因严重膝关节疾病导致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绝大部分患者在术后可以较为自如地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极大地减轻了疼痛对他们的困扰,使他们能够重新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和独立性。
张殿英教授提醒,关节老化相关疾病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腰腿疼痛,尤其是膝关节的退行性老化和病变,会呈现递进式的发展,会愈发严重,疼痛、变形甚至影响正常行走。为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考虑,患者和家属要重视这类疾病,尽早进行干预。
膝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手术的精准性要求高,因此,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经验的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另外,置换手术效果还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患者术后活动量、患者骨质情况等密切关系,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在术前术后积极配合管理,以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和长期的关节功能。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赋能 重塑患者新“膝”望
自4月份北大人民医院专家常态化进驻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以来,已有张殿英、付中国、张培训、杨明、党育、熊建、徐海林7位骨科专家定期驻青,定期开展复杂高难度骨科手术,将专家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创新“三维评估体系”(器官功能/营养状态/心理评估),将70岁以上患者手术禁忌症比例显著降低,引入北大人民医院 “无痛病房” 管理模式,术后24小时疼痛控制达标率(VAS≤3 分)提升明显,高龄手术风险管控达到“国家队标准”。
手术成功的背后,是北大专家与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准协作,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赋能基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将继续携手北大专家,为患者驱散病痛,重塑新“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