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理论
血压的生理变化
来源:护理理论     时间:2019-08-24     浏览次数:143493  次
    

1.正常血压

测量血压,一般以肱动脉为标准。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比较稳定,其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 139mmHg, 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 40mmHg

按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规定,压强的单位是帕(Pa),即牛顿/米2(N/m2),但帕的单位较小,故血压的单位通常用千帕(kPa),由于人们长期以来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因此习惯上用水银柱的高度即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血压数值。其换算公式为1mmHg0.133kPa1kPa7.5mmHg

2.生理变化

(1)年龄:随年新的增长,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的升高更为显著。

 各年龄组的血压平均值

年龄

血压mmHg

年龄

血压mmHg

1个月

84/54

14~17

120/70

1

95/65

成年人

120/80

6

105/65

老年人

140160/8090

1013

110/65

(2)性别:女性在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差别较小。

(3)昼夜和睡眠: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表现为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大多数人的血压凌晨23时最低,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时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后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表现为“双峰双谷”,这一现象称动脉血压的日节律。在老年人动脉血压的日高夜低现象更为显著,有明显的低谷与高峰。 睡眠不佳血压也可略有升高。

(4)环境:寒冷环境,由于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可略有升高;高温环境,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压可略下降。

(5)体型: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6)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血压,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血压,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对于长期卧床或使用某些降压药物的病人,若由卧位改为立位时,可出现头晕、心慌、站立不稳甚至晕厥等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

(7)身体不同部位:一般右上肢高于左上肢,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血压比左侧高1020mmHg。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 40mmHg,其原因与股动脉的管径较肱动脉粗,血流量大有关。

(8)运动:运动时血压的变化与肌肉运动的方式有关,以等长收缩为主的运动,如持续握拳时,血压升高;以等张收缩为主的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在运动开始时血压有所升高,继而由于血流量重新分配和有效循环血量的改变,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此外,激动、紧张、恐惧、兴奋等情绪,排泄、吸烟等活动都有可能使血压升高。饮酒、摄盐过多、药物对血压也有影响。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导航 | 专家介绍 | 就诊指南 | 电子院报 | 护理风采 | 科普知识 | 患者咨询

版权所有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600号 电话:4001999120

服务监督咨询电话:4001999120(24小时)、17806232767(24小时) 急救电话:120

备案号:鲁ICP备05012440号-1技术支持:| 365健康在线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81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