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理论
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来源:护理理论     时间:2019-06-14     浏览次数:129589  次
    

 一、体温过高
1.
定义
  体温过高( hyperthermia)指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3℃,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2.
临床分级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37.3~38.0℃(99.1~100.4°F)

中等热   38.1~39.0℃(100.6~102.2°F)

     39.1~41.0℃(102.4~105.8°F)

超高热   41℃以上(105.8°F以上)

3.发热过程及表现  一般发热过程包括三个时期:

(1)体温上升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体温上升可有骤升和渐升两种方式,骤升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在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渐升是指体温逐渐上升,数日内达高峰,常见于伤寒等。

(2)高热持续期:此期特点是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下降、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此期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潮湿。体温下降可有骤退和渐退两种方式,骤退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渐退常见于伤寒等。体温骤退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护理中应加强观察。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体温超过39℃,选用局部冷疗,可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致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体温超过39.5℃,选用全身冷疗,可采用温水擦浴、乙醇擦浴方式,达到降温目的。药物降温是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框的兴奋性及血管扩张、出汗等方式促进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药物降温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2)加强病情观察:①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寒战,关节肿痛及意识等伴随症状 = 3 \* GB3 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是否消除,发热的诱因可有受寒、饮食不洁、过度疲劳;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病人等。观察治疗效果。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观察四肢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观察是否出现抽搐,给予对症处理。

(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促进病人舒适:①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需卧床体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5)心理护理:应关心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满足病人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补充营养。

二、体温过低

1.定义  体温过低( hypothermia)指体温低于正常范围。

2.原因
    (1)散热过多: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散热过多、过快;在寒冷环境中大量饮酒,使血管过度扩张热量散失。
    (2)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使机体产热减少。                   

(3)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如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如麻醉剂、镇静剂;重症疾病,如败血症、大出血等。

3.临床分级

轻度:32.1~35.0℃(89.8~95.0°F)

中度:30.0~32.0℃(86.0~89.6°F)

重度:<30.0℃(86.0°F)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0~25.0℃(73.4~77.0°F)

4.临床表现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皮肤苍白冰冷,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5.
护理措施
    (1)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2)保暖措施:给予毛毯、棉被、电热毯、热水袋,添加衣服,防止体热散失。给予热饮,提高机体温度。
    (3)
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恢复至正常且稳定。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4)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

(5)积极指导:教会病人避免导致体温过低的因素,如营养不良、衣服穿着过少、供暖设施不足、某些疾病等。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导航 | 专家介绍 | 就诊指南 | 电子院报 | 护理风采 | 科普知识 | 患者咨询

版权所有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600号 电话:4001999120

服务监督咨询电话:4001999120(24小时)、17806232767(24小时) 急救电话:120

备案号:鲁ICP备05012440号-1技术支持:| 365健康在线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81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