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是感冒、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各种感染导致的发热、咳嗽、心跳加快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冬天也是心脏疾病的高发季节,很多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都容易在冬季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
据城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均志介绍,心力衰竭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衰,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疾病所致的最终状态的总称,若是心力衰竭现象反复发生,或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现象,救治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严重时甚至还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现象发生,危及生命安全。
王主任介绍,心衰的症状表现在老人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后来发展成半夜睡觉突然憋起来,躺不下,再发展我们叫强迫端坐位,就是你坐着舒服,一躺下就憋气,还有一个是水肿,突然发现脚脖子肿了,后来逐渐发展为小腿,发展到大腿,如果你发现胸闷憋气,伴有下肢水肿,那基本上心衰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心衰需要长期治疗和生活管理,除了关注血压、胸闷、气促、尿量等指标,患者还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减药,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同时不要有思想负担,保持乐观的心情,平安度过冬季。
王均志主任介绍,心衰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是心衰的管理,如果心衰了,在很多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饮食,要尽量清淡,好消化,口味要淡,心衰患者食盐的摄入量一天要小于5克,心功能是四级的,盐的摄入量应该更少。二是心衰的时候日常活动要限制,要找专业医生,根据心脏彩超结合整个运动情况,设置一个能耐受的、最好的运动量。最后心衰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好心态,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治疗,结局一般是好的。